close
日全食:
地球的衛星-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當月球繞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且正好發生於月球在黃道面的升降交點附近時(註),3者在太空中成一直線,此時月球的影子投射在地球表面,在影子區裡就可以見到月亮將太陽遮掩的日食現象。
日食有幾種型態,若月面僅將日面部分遮掩時,我們稱為日偏食;如果是太陽及月亮兩圓盤面中心重合,則會有2種狀況:
1.月面比日面小無法全部遮掩日面,還是可以見到日面邊緣的部份,看起來像是環狀的太陽,我們稱為日環食;
2.月面比日面大將太陽面全部遮掩,我們稱為日全食。
日全食因本影區一般比較狹窄,每次發生時只有局部地區才能見到全食,同一地點可能要數百年才能遇到一次,因此是相當難得一見的天文的現象。歷史上記載日全食的紀錄相當的多,其中最有名的是1919 年 5 月 29 日的日全食,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家Arthur Eddington利用該次的日全食觀測,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重力場造成光線偏折作用」的理論。
-----------------------------------------------------------
P.S. 氣象局天文站技士鄭振豐表示,台灣地區從南到北分別可看到七到八成的日偏食現象,離島金門最早看到日偏食地點,時間為明天早上八點十八分五十九秒,最晚結束地點是離島蘭嶼,時間為明天上午十一點五分四十七秒,台灣地區日偏食全程約兩小時四十二分。
全站熱搜